2024年狂赚7771亿!比亚迪营收首超特斯拉!
比亚迪营收规模首次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营收之王。
目前,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和零跑已实现盈利。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老大哥”,蔚来何时盈利,成了外界关注的重点。
比亚迪和大疆的合作,绝不只是把无人机放在车上那么简单,而是从底层技术出发,从0到1,设计并开发了整车集成系统。
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进程中,销量数据如同晴雨表,精准反映着市场的风云变幻。近日,奔驰、宝马、奥迪(BBA)三大外资豪华汽车品牌相继公布了2024年销量情况,无一例外均出现了下滑态势,在占比较重的中国市场更是表现低迷。
从消费端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于汽车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消费者在买车时更加理性,对价格、性能、品质等方面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而对品牌溢价的接受度大幅降低。
小米SU7发布后4分钟大定量破1万辆,7分钟破2万辆,27分钟破5万辆,上市24小时大定数量突破了88898辆。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引发了“鲶鱼效应”。有品牌降价“迎击” ,比如蔚来、小鹏、吉利、问界;有品牌竞争技术,比如智己、智界。未来,希望这条鲶鱼,能推动整个汽车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过去一年,理想汽车凭借L7、L8、L9三款SUV车型,斩获了中国市场30万元以上SUV“销冠”,以及3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销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4.7%,但王传福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单月渗透率将超过50%。未来,“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逐步缩小,庞大的传统产能与逐步萎缩的燃油车市场矛盾将带来更激烈的价格战。”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最大的竞争力就是价格。海运成本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终端售价。为了有效控制成本,解决运力不足的问题,中国车企开始了滚装船业务布局,打造属于自己的船队。这种“国轮国造、国车自运”的模式,可以进一步降低海运成本,加速中国车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