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和零跑已实现盈利。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老大哥”,蔚来何时盈利,成了外界关注的重点。
3月24日,港股造车新势力股价普遍上涨,唯有蔚来全天飘绿,当天收于34.70港元/股,跌3.34%,总市值已缩水至725.38亿港元。这与蔚来在上周五披露的2024年度全年业绩有直接关系。
蔚来2024年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成绩单:
营收创新高:蔚来2024年实现营收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创历史新高。
交付量跃升:全年累计交付22.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8.7%;在第四季度,交付5.28万辆蔚来品牌汽车和1.99万辆乐道品牌汽车,累计交付量同比增长45.2%。
毛利率改善:蔚来汽车毛利率同比增加2.8个百分点,提升至12.3%;其中第四季度的汽车毛利率为13.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
这些亮眼数据依然难掩盈利困境。蔚来全年净亏损高达226.6亿元,同比扩大7.14%。
回顾历史财报,蔚来虽然发展迅猛,但始终未能摆脱亏损。从2018年至2024年,蔚来分别亏损96.61亿元、114.1亿元、56.11亿元、105.7亿元、145.6亿元、211.5亿元、226.6亿元,七年合计亏损近千亿。
“烧钱换增长”模式遇挑战
蔚来的亏损黑洞主要来自三方面:
技术重投入:蔚来全年研发费用为130.4亿元,占营收比重近20%。
换电网络负重:截至2024年底,蔚来已建成换电站2300座,每座换电站的建设成本高达数百万元,给公司带来沉重的财务压力。
运营成本高企:全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同比增长22.2%至157.4亿元。
与同行对比,更显蔚来费用管控不力。2024年,理想汽车的营业收入是蔚来的两倍多,但其全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支出为122亿元,比蔚来还少35.41亿元。
何时才能破局?
最近造车新势力们,陆续披露了2024年全年业绩。理想汽车依旧领跑,全年交付超过50万辆,累计交付已达113.39万辆,成为首个交付破百万辆的中国造车新势力。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44.60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80.32亿元,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
零跑汽车2024年汽车交付量同比增长103.8%,达到29.37万辆,跃居新势力前三。在2024年第四季度录得净利润0.8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单季度净利润转正的目标,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
曾一度萎靡的小鹏汽车,在经过调整之后,也出现了大逆转。全年汽车交付量和收入均增长超过30%,汽车毛利率由负转正。虽然全年归母净利润仍亏损57.9亿元,但与上年同期相比减亏超过40%。
目前,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和零跑已实现盈利。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老大哥”,蔚来何时盈利,成了外界关注的重点。
3月21日晚间,蔚来创始人李斌在蔚来2024年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相信公司能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的目标。
此外,2025年是蔚来的产品大年,旗下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大品牌年内将交付9款新车,为企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留给蔚来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在不断压缩。2025年其能否兑现盈利承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