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雀巢2024年财报中就“点名表扬”了徐福记,称基于徐福记和脆脆鲨的稳健增长,以及新品上市和电商增长的推动,公司糖果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3月3日,雀巢宣布已与创始人徐氏家族达成协议,收购徐福记剩余40%的股份。早在2011年,雀巢就以17亿美元收购了徐福记60%的股权,此次收购剩余40%股权,意味着雀巢实现了对徐福记的全资持股。
官网显示,徐福记由来自台湾的徐氏四兄弟成立于1992年,主要生产基地位于广东东莞,目前拥有39个大型现代化车间,127条高品质自动化生产线,主要生产和销售糖果、沙琪玛、巧克力等休闲糖点产品。徐福记在全国拥有8大分部、58个大区、超过3500家经销商,服务超过200万家终端门店。
作为一代糖果大王,徐福记曾连续17年位居散装年糖和包装年糖市场第一,年销达到60亿元。
2006年12月,徐福记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开启了每年20%的销量增长。但进入2010年之后,白糖的价格几乎翻倍,加上外来糖果品牌阿尔卑斯、吉百利、德芙争相入华,徐福记尽管仍保持着市占率第一,但已没有了往日的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中国糖果市场开始进入下行通道,即使是“糖果大王”也难以独善其身。在业绩萎靡,增长乏速之际,外资巨头雀巢向它伸出了橄榄枝。选择卖身,投入外资巨头的怀抱,创始人落袋为安,或许是徐福记最好的选择。
至于雀巢为何选择收购徐福记?答案或许要从“增长”二字说起。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雀巢一直致力于开拓新兴市场,而中国无疑是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2011年,雀巢看中了徐福记的品牌影响力和强大的分销网络,希望通过收购快速切入中国糖果市场。
完成收购后,雀巢开始为徐福记品牌系列提供配方、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和市场支持。在雀巢的助力之下,徐福记的产品线从传统的沙琪玛和糖果,逐步扩展至果冻、糕点、奇巧巧克力以及美禄运动饼干等多个品类。在渠道上持续下沉,并加大对兴趣电商等新兴渠道的布局,还更换代言人,逐步让品牌年轻化。
根据徐福记总裁刘兴罡今年2月在东莞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的报告,近3年间,徐福记产值的年均增速达到了8%,在2024年更是实现了两位数的同比增长,整体营收规模超过70亿元人民币。
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显示,2024年在大卖场超市渠道中,徐福记散装糖、散装巧克力、散装糕点三大品类位居市场第一,散装果冻位居第二,其中散装糖、散装巧克力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30%。
2024年,雀巢在大中华区实现销售额约50亿瑞士法郎(约403亿人民币),同比有机增长率(即排除并购等因素影响后的自然增长)为2.1%,其中糖果业务功不可没。数据显示,2024年雀巢大中华区的糖果业务实现销售额8亿瑞士法郎,占比达到16.1%。
雀巢2024年财报中就“点名表扬”了徐福记,称基于徐福记和脆脆鲨的稳健增长,以及新品上市和电商增长的推动,公司糖果业务实现了中个位数的增长。
此次交易完成之后,徐福记将更广泛、更便捷地获取雀巢的全球品牌和产品资源,以实现其增长目标。雀巢也可以通过徐福记的既有优势,特别是其强大的分销网络,来发展国内的零食和糖果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