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回顾】2024第二届NHNE全球营养保健食品趋势大会(下)

摘要:11月20日,由国药励展主办的2024第二届NHNE全球营养保健食品趋势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为“进化加速度”,意在探讨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营养保健品行业如何紧跟市场变化,实现创新与突破。论坛汇聚了来自宏观经济、消费市场、技术创新及合规监管等多领域的顶尖专家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度剖析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健康消费新趋势,揭秘流量新纪元下的渠道创新与体验式零售的崛起,并围绕产品创新与监管合规的核心议题,展开一场思维碰撞的巅峰对话。 图片 特邀嘉宾主持:张中朋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11月20日,由国药励展主办的2024第二届NHNE全球营养保健食品趋势大会在武汉召开,会议主题为“进化加速度”,意在探讨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营养保健品行业如何紧跟市场变化,实现创新与突破。论坛汇聚了来自宏观经济、消费市场、技术创新及合规监管等多领域的顶尖专家与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深度剖析宏观经济背景下的健康消费新趋势,揭秘流量新纪元下的渠道创新与体验式零售的崛起,并围绕产品创新与监管合规的核心议题,展开一场思维碰撞的巅峰对话。

图片

特邀嘉宾主持:张中朋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 秘书长

01

流量进化论:营养保健品行业的流量革命与渠道新番

图片

周嘉洋

小红书 生态客户营销专家

小红书主要的一些功能是什么?如果说我们还没有足够多的一些灵感,那么用户可能会去在小红书上刷内容,33%的用户会在小红书上找一些灵感,到一些种草的内容。当小红书的用户有想去找的内容的时候,他会进行一个搜索,现在小红书的搜索用户是占了70%。如果说内容是符合他内心的需求,那么就会去进入到他的一个购买决策状态。购买的话,可以在小红书的这个平台,也可以通过我们小红书去跳转外链,到京东或者天猫这样的平台上购买。我们整体的小红书用户是90%的UGC内容,因为小红书现在基本上都是原创的生态平台,基本上我们很多的一些文章都是基于我们自身的原创内容去开发的。

KFS是什么,K就是KOL,就是在小红书的博主,达人;他们粉丝量是比较多的,比如说有十几万的,二十几万的。通过他们的宣传,我们的产品会有更深的一个被我们消费者所认知。Feeds就是信息量,就是我们日常的一个搜索习惯,去给我们的消费者做一个推送。S就是search就是搜索,信息流和搜索的结合,其实就是我们KFS主要的打法,给我们的用户做一个种草的内容。商销就是我们思维师在小红书的店铺,其实很多电商,我们都希望能够在我们平台内部做一个站内闭环,就是在我们小红书内部开店,目前是有部分的品牌已经在我们小红书上开了这样的店铺,是直接能够实现站内闭环,然后去做定单城改。当然也有很多用户还是习惯在淘宝,或者是京东上去做一个外链的投放,这个也是OK的,更多的是做一个种草的动作,然后给到外链做增量。

02

营销进化论:制造情感引力波,解锁获客艺术

图片

杨自之

如涵集团如期交赋CEO

关于新媒体在现在,以及未来,在消费者做决策的占比60%几,未来会越来越重,它会变成一个所有消费者在购买之前的必经之路,那这个必经之路,我们至少有没有占领一个平台。第二个就是谋一个大局,讲两个平台,我们在做保健行业的营销过程中会比较推荐两个平台。第一个平台的话,首先我们把平台分公域引流、私域运营还有直播转化这样的板块,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优势,像公域的平台优势就是流量非常大,尤其是我们有很多白牌想快速突围成为品牌,那公域平台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挑战。还有私域平台,它的点就是你的每一笔投入,产出比都是比较精准的,如果你的营销预算有限,或者你的内容能力有限,或者你对于公域平台的用户把握能力有限的话,那私域平台是能保证你企业活下去的一个根本,当然还有私域的直播平台。

03

营销进化论:全球浪潮下的跨境电商新航向与营销密码

图片

Stuart Collins 斯图尔特·柯林斯

NextPlat国际业务销售总监

在电商领域,精准选择合适的入驻平台是首要的关键因素,众多研究表明,消费者往往倾向于在他们熟悉且信赖的购物平台上进行重复购买,一旦消费者对某个平台建立了信任,他们通常会持续选择该平台来满足其购物需求。美国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该研究发现全球约有70%的电商消费者,只会在他们信赖的2—3个平台上进行消费和购物。这一数据不仅强调了平台选择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多平台布局的策略优势,通过入驻多个平台,我们不仅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消费群体,还能有效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风险,从而确保业务的稳定性和持续增长。

04

渠道进化论:日本零售业特点和趋势解析

图片

植栗 雄太(UEKURI YUTA)

株式会社日本零售研究所董事兼企划业务部部长

2023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大概平均下来是15.4%。跟日本当年,1996年的时代人口分布是比较相似的。换句话说,中国的未来也会变成日本这个样子,所以大家就要在现在准备思考,虽然老年人增加了,但是老年人在过去定义的老年人跟现在定义的老年人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以前的老年人大家都想到已经是衰老的人了,而现在老年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健康的老年人,就是说80%以上的老年人都是非常健康的。当然,这个就是从实际上来讲,它确实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从细节上分析的话,这个还是要再仔细进行分析。

对于健康食品,日本在之前他这一块实际上是个灰色的领域,就是说食品跟健康之间关系不能做明确的标识。换句话说,功能、功效,如果是食品上标出功能功效,当时就是违法的一个行为。换句话说,就跟咱中国的的广告法,跟标识法一样,你怎么写实际上就是非常模糊的内容去引导写。

05

观点交锋:产品创新VS监管合规,天平的两端如何平衡?

图片

图片

梁晓青

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 副会长

其实,大家达成共识的是监管和产品创新不矛盾,而且是互相促进的。放眼全世界,西方和东方,各国的监管,中国的监管有个特色,西方国家的监管是先有成熟的市场,才有监管的一学制度。而中国是监管的制度和市场同时在并行发展的。

国家在鼓励创新,那从生产力来讲,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同样的劳动者你们自己不去创新,不去变成新的理解市场,理解消费者需求的人,你怎么能够去在自己企业的创新上,产品的创新上走出一条道来?所以按照这个趋势,我相信在监管层面,监管人员都要去思考,怎么顺应这种市场的变化,实在的变化,去创新监管。

监管合规和产品创新是属于相辅相成的,是能够找到一个道,当然核心是要有科技创新的理念,而不是成了真正的忽悠的行业。

图片

魏冰

康比特产品供应链事业部副总经理

刚看到这个命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肯定要创新,不创新怎么发展。但是经过我深入的思考之后,我觉得这个辨题是有道理的。天平的两端,动态的平衡一定最美,产品创新和监管合规一定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是要力保合规,尤其是安全的底线,这个时刻要保。同时,要通过这个积极的创新来寻求发展的机会,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其实我觉得,可能最难的核心环节在于把控创新和合规的一个时机,还有力度。时机是要保障的同时优先,力度是保证加大投入还是避免盲目的投入,要做好一个精准的平衡。所以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觉得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现有的在法规的限制内,那这个创新肯定是可以投入的,而且力度是可以加大的,这个是没有什么可争执的。还有一个就是目前的法规是不支持的,但是我觉得法规它也在动态的发展,比如说我也做运动营养的食品安全标准,其实我们就发现,很多有用的元素,营养素对人群都是非常有用的,但是目前就法规没有突破。

图片

费洪涛

中食安信(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我觉得合规是基础,就像盖楼,地基都没有打牢,合规就是地基,很多企业不打牢地基,然后就开始搞生产、研发、销售,最后卖了很多钱。然后有一天,你盖的越高,你的地基不稳,这个大楼就倒了,你的损失就惨重。所以我们讲,很多时候就会提到这个问题,地基稳不稳的问题。其实我们反过来想,为什么要强调合规的优先,其实最简单的一个道理,我们有一天一个企业或者在座有企业老板,我要想去,我做大健康的产品,我是做食品,做保健食品,做药还是做化妆品,大家思考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可能想我怎么去卖,可能想我怎么实现一个路径,比如说做药,我可能投几千万甚至一个亿才能做一个药,其实这个出发点,我觉得就是从合规出发的。

所以今天我觉得我们还是强调一个观点,所有的出发点,一定要从合规进行入手,或者是解决掉合规,你可以在研发的同步去解决合规问题,但是在你真正的变成产品,变成商品的时候,我觉得你一定要是合规的。

图片

苏振华

北京诺康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创新其实是从这几个方面驱动的,第一个是它是从消费人群这一块来驱动的,因为其实大家现在做健康食品也好,做功能性食品,或者营养素也好,其实现在有一个发现就是,使用或者服用营养素的人群,已经从以前的偏老龄化的人群,就是逐步转向现在,中青年人群有很多在服用。以前的功能,按照咱们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27项功能来看,其实针对中青年可能是不是已经不太够用了,因为比如说中青年他希望要满足的,比如说减轻压力,减轻焦虑,包括睡眠等等的这些功能,其实是有这个需求的。

第二个创新其实来自科技的发展,比如我们做辅酶Q10最早辅酶Q10都是脂溶性的,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突破了脂溶的这么一个限制,有了水溶性,有了其他的乳化的辅酶Q10等等

我觉得其实产品创新和监管是不是也是手和眼睛的关系,可能不是矛和盾的关系,作为手我们这个行为肯定是属于在底线之上的,那么我们去有突破性的行为。作为监管来讲,其实从我们企业来讲,也希望监管可以与时俱进,擦亮眼睛,来识别新的趋势。

编辑/ly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