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时间市值百亿,Manner如何做到的?

摘要:Manner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起初仅有数平米的小店做成了落地全国多地的大型连锁品牌,市值破百亿。虽然近期的负面新闻,让Manner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但它背后的成功经验依然值得我们去探讨。

2024年,最新《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其中一对夫妇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就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新锐咖啡品牌Manner的创始人韩玉龙和陆剑霞,凭借着72亿元的身家,荣列榜单第3058位。

这对创业界的神雕侠侣,仅仅用了6年的时间,就把Manner从一个起初仅有数平米的小店做成了落地全国多地的大型连锁品牌,市值破百亿。虽然近期员工和顾客冲突的新闻,让Manner一时成为众矢之的,但它背后的成功经验以及相应的教训依然值得我们去探讨。

白手起家,弹丸小店做成大品牌

2015年,上海静安,一个仅有2平米的小店“挤”在街头悄悄开业,6年之后,这家不起眼小店摇身一变,成为在全国累计开店194家,估值28亿美金(约178亿元人民币)的知名品牌。没错,它就是Manner Coffe。

起初,Manner主要在上海本地开疆拓土,2018年完成8000万元的A轮融资后,开始走上腾飞道路,之后,美团龙珠资本和字节跳动的相继投资,让Manner直接成为中国咖啡市场的资本新宠。资金加持下,Manner扩张越来越快,截至2023年12月底,其门店数已经突破1200家,分布在全国21个省份,覆盖49座城市,正式从上海本土的“网红品牌”成为逐鹿全国市场的茶饮新锐。

Manner到底有多能赚?据“有数DataVision”,Manner的日单量在瑞幸、星巴克、Tims中国四大咖啡品牌中遥遥领先。窄门数据显示,Manner人均客单21.76元,按照客单价20元计算,Manner的单店净利润可以达到5.7万元,净利润率为23.75%,投资回报周期小于12个月,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吸金机器”。

化劣为优,内卷市场特色突围

近年来,中国咖啡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星巴克、太平洋、Times等洋品牌巨头割据市场,各种国产品牌正如雨后春笋崛起涌现,市场内卷愈演愈烈,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品牌想要杀出重围可谓难如登天,更何况还是白手起家,而Manner就做到了。究其原因就在于,Manner在立足咖啡品质的同时,在经营理念和品牌价值上和别人玩出了不同。

自2015年在上海崛起以来,Manner就不仅仅是卖咖啡,更是卖一种文化符号和生活态度。不同于一般连锁品牌追求豪华和气派,白手起家的Manner根据自己小门店的特点独家制定出一条“小而美”的精品咖啡经营路线,不仅避免了和大品牌的交锋,还节省了门店投入成本,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成功把自身劣势化为优势。

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当代消费的符号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消费成为彰显个人品位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更加追求风格与个性。而Manner精致温馨的小店和富有文化气息的设计风格,让其像极了文艺品中出现在巴黎、伦敦街角的小咖啡馆,在一众大品牌的连锁店面中显得与众不同。品牌还频频现身各类文化活动,与美术馆等各类艺术场馆推出联名商品,与LV联名推出限时书店,不断增值品牌文化气息,扩大曝光度的同时死死拿捏当代消费者追求小众、高级品味的消费心理,对于小资和文艺青年群体更是吸引力Max。

与此同时,在星巴克等国际品牌着力提升咖啡高端上流属性、瑞幸等一众国产品牌尚未卷起9.9元价格战的年代,Manner就已经开始尝试剔除咖啡的附加价值,让咖啡回归日常饮品属性,主打质价比。

通过压缩店面成本,Manner每杯咖啡的售价仅介于10—25元,自带杯子还能再减5元,价格处于星巴克等老牌选手的1/3—1/2。不仅如此,在咖啡品质上,这家门店“小气”的品牌却很毫不吝啬,店内用的是豪华品牌La Marzocco的GS3单头家用机,牛奶用的是价格不低的朝日唯品鲜奶,咖啡豆则全为自烘。

咖啡日常化,让Manner在饱和的市场中为产品找到了新概念、新定位;极致的质价比,让Manner获得了最大多数消费者的青睐,迅速在下沉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小而精致的门店和独特的文化感,让Manner散发出浓郁的文青气息,精准迎合快节奏时代小资男女的审美。

某种意义上,Manner的成功再度印证着创意对于品牌发展的重要性。即便身处红海,只要够独特,依然能够脱颖而出;只要有想法,依然能找到新商机。工业化时代,市场并不缺少高质量的产品,但永远缺想法和点子。

但可惜的是,迅速扩张的Manner最终还是陷入了所有餐饮连锁品牌都易掉进的泥沼,日益庞大的门店规模、捉襟见肘的管理水平,让分店最终接连爆出了服务问题,让这份本该是现代都市下人们“诗意栖居”的文化场所染上了不少污点。Manner小店起家、从无到有的历史,无疑是所有创业者和新兴品牌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但门店扩张同时,如何保证管理和服务质量及时跟进,也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

编辑/徐磊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