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何如今的年轻人不愿结婚?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近日,多个省市发布了2021年婚姻登记数据。从这些公开的数据中不难发现,初婚年龄在逐渐上升。
比如,在安徽省民政厅发布的2021年安徽省婚姻登记大数据中,全省初婚平均年龄超过30岁,其中男性31.89岁,女性30.73岁。2008年,安徽省初婚年龄分布在26岁左右。此后,逐年增长,至今突破30岁。
无独有偶,湖北襄阳的婚姻登记数据更令人惊奇,全市初婚平均年龄已经超过33岁!其中男性初婚平均年龄高达35.23岁,女性也已达到33.96岁。
在浙江杭州公布的婚姻登记数据中,虽然初婚平均年龄并未超过30岁,但与去年相比,初婚平均年龄呈上升趋势。
各省市发布的婚姻登记数据都在表明,现在不想结婚的人越来越多。《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自2012年起,结婚率呈直线式下降。
那么为何如今的年轻人不愿结婚?原因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原因一,现代年轻人结婚经济压力大。
目前结婚就意味着需要买车和买房,这似乎已成为人们心照不宣的婚姻标配。
对于一个普通的年轻男性来讲,在父母不提供帮助的情况下,至少需要五年奋斗时间才能有资金基础,去买车买房做婚前准备。以22岁毕业计算,经过五年时间已经27岁,早已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适婚年龄。
在结婚之后,不可避免的话题就是生育子女。而从花销来看,抚养一个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小孩出生的奶粉、尿不湿等必不可少的母婴产品会加重普通家庭的负担,而托儿所、幼儿园高昂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更别说除了养育孩子的支出之外,还需支付房贷、车贷,巨大的经济压力成为年轻人结婚的最大阻碍。
原因二,大部分年轻人对婚姻的期待度变低。
尤其是女性,如今的大多数女性的观念都发生了改变,从相夫教子到职场女性,她们的婚恋观变得更为成熟,加之新时代女性提倡经济独立,她们意识到结婚不是生活的唯一选择,久而久之对婚姻的向往也慢慢减淡。
另外,女性生育过程遇到的突发情况、孕期的各种心理状况 、生育之后找工作的职场歧视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在结婚之后出现的难题提前消磨了女性对婚姻生活的期待。
原因三,极端的性别对立。
在“妇女撑起半边天”的熏陶下,伴随着西方女权意识的文化交融,女性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权益。但在异常的女权倡导下,女权逐渐演化为“女拳”。性别对立的主要战场位于网络,在网络发言匿名性的加持之下,性别对立愈演愈烈,导致“厌男”“厌女”等非常态情绪弥漫。
结婚率连年下降这一事实固然无法否认,但提高结婚率,仍需徐徐图之,久久为功,切勿操之过急,弄巧成拙。
比如,多理解年轻人的处境,不给他们拷上“催婚”的枷锁;引导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给予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主动消除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