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适的转型也是赢家之路。
就在2月21日,考研成绩开启了查询通道,各大针对考研复试以及二战的辅导机构蠢蠢欲动,试图抓住双减政策下的“救命稻草”。
2021年底,江苏省推行了双减政策,并推出了新规定,主要针对中小学生的作业考试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小学生的辅导显然已经被明令禁止,但对于兴趣辅导以及“成人教育”并没有提出明确的规定。
这里提到的“成人教育”并不是指大专升本科的成人考试,而是针对考研以及考公务员之类的社会性成人考试所有开创的成人教育。
这一类型的成人教育早在行业中就有出现,但对于双减政策,中小学生辅导机构就不得不面临转型的问题,这是涉及到的第一种。
规模较大的成人教育机构有考虫等,APP有针对四六级、考研、雅思等一系列的线上课程,线上的课程在现在互联网畅行的时代显得更为畅销。
但有很多的转型都显得专业性不够强,提供考研指导的教师甚至自己都没有接触过考研,尤其是针对成人的社会性考试,往往伴随着时间和金钱都付之东流。
成人教育和朝阳教育一样,抓得好是机遇,抓不好就是陷阱。
双减政策下还涌出了大量打着素质教育旗号的机构,但这种素质教育真的可行吗,值得思考。素质教育培训在双减政策下成为逐渐成为主流,这个是不争的事实,未成年人的教育在我国一直是热点问题,在应试教育培训机构基本被取缔的情况下,素质教育被推上浪潮。
很多艺术培训机构招生数量比往年多出一倍,但很多艺术培训机构也是草草开场,口才类、乐高类、钢琴以及美术等等,这些都用素质教育作为跳板,但究竟哪些是真正履行素质教育宗旨的呢,还需要家长仔细去鉴别。
作为兴趣爱好的培养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有些也考虑到了高考加分问题。有中小学生教育问题改革在前,其实高中生教育问题的改革也不会太遥远了。
现在高考以及之后中小学特长的热点应该处于科技型人才以及人工智能上面,通过冬奥会的举办,也可以发现人工智能逐渐占据市场的大部分。
“成人教育”和素质教育逐渐兴起,在这个时候,更应该看准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风,政策的实习,履行是一方面,合适的转型也是必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