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就有多家OTA(在线旅游)平台上线了各类机票盲盒产品。
“盲盒”一词出圈已有些时日,早为人熟知,但机票盲盒你听说过吗?
近期,就有多家OTA(在线旅游)平台上线了各类机票盲盒产品。
4月20日,飞猪发起了66元购买机票盲盒的活动。只要在活动期间得到一定数量的好友助力,就可以66元的白菜价,获得一个飞往全国随机目的地的机票。与此同时,同程旅行表示在4月22日-26日开启第二期98元机票盲盒活动。而目前,携程也于今日上线了99元的“隐藏款”(加入双人机票、公务舱、热门地机票、往返机票等)机票盲盒。
本质上,“机票盲盒”就是OTA平台推出的预付费形式的机票产品,即消费者通过支付一定金额来购买盲盒,然后获得某一目的地的随机机票。和传统机票不同的是,机票盲盒的价格确实更便宜,且因目的地的不确定性反而给人一种猎奇未知的刺激感。
疫情的冲击使国内旅游业和航空业遭受重创,在此背景下,航空公司或OTA推出新的机票盲盒促销方式,吸引消费者购买,以改善收入状况,这本无可厚非。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机票盲盒价低、形式新颖充满神秘感,但在很大程度上实则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出行需求。
根据网友晒出的盲盒解锁结果来看,抽到的机票要不就是时间冲突,要不就是目的地冷门。除此之外,部分机票盲盒不包含回程机票、没有行李额度、无法与人同行……一层又一层的限制条件,让很多已经购买机票盲盒的消费者,打起了退堂鼓,最终选择退款退货。
在出行选择受到限制的同时,购买者或也会承担一定的乘机风险。通过浏览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活动页面不难发现,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机票盲盒促销活动存在一定的维权隐患。
简单来说,机票盲盒是在在线旅游平台发售的,在这个过程中,平台充当的仅是中介和代理的角色。而乘机期间消费者可能遭遇——因航班延误、取消等航变而受到损失的情况,针对此类突发情形而引发的维权事宜,平台并没有事先解释责任归属,当然后续在很大几率上也不会承担责任。
这样一来,消费者维权的矛头到时候该指向谁呢?卖票的OTA还是开飞机的航空公司?很多机票盲盒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由此看来,虽然“可以全额退款”的促销活动亮点满满,但盲盒机制仍有漏洞,消费者对此还得擦亮眼睛谨慎对待。
总体而言,机票盲盒是各航司消化库存、各在线旅游平台创新营销的一种尝试。即使目前网络上对此褒贬不一,但还是引起了千万人的疯狂抢购,甚至一度导致了系统瘫痪。但当激情慢慢褪去,理性渐渐回归,牺牲了时间和目的地自主选择权的出行,究竟还有多大吸引力,尚且是个未知数。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紧跟机票盲盒消费潮流时,最重要的是认真考量产品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仔细分析产品的细则条款,正如坚信“天上不会轻易掉馅饼”一样,不要一时被“白菜价”的噱头冲昏头脑。
而在短暂的营销浪潮过后,无论是航空公司还是在线旅游平台,都应该回归服务本位,关注消费者的实际体验。毕竟,比起花样百出的营销创新,维持良好的口碑才是企业发展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