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痛点,老牌车企大众近期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全自动充电机器人。
一场寒潮,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纷飞的大雪,也让火热的新能源赛道迎来了久违的降温时刻。当刺骨的寒意袭来,纯电动汽车的问题随之显现:电池性能受挫,充电充不满,放电速度又变快,续航直接腰斩。在北方零下十几度的气温下,许多车主们不得不忍受着寒冷,排队等待空闲的充电桩。
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痛点,老牌车企大众近期给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全自动充电机器人。该机器人由拖拽主体和移动电池包两部分构成,可以在停车场内自由行走。车主可借助手机操作,机器人会自动寻找停靠的电动车为其充电,充电完成后,再带着移动电池包回到中央充电站。
新能源汽车虽然发展迅速,但相关的基础设施发展较慢,还有很大需要完善的空间。以北京为例,目前大约有40多万量纯电动汽车,但固定充电桩仅为20万个,平时还能勉强应付,现在续航崩溃,充电次数增加,远远满足不了车主们的需求。
毕竟不像传统燃油车,续航足,加油也快,加油站更是全国遍地都有。电动汽车完全不一样,即使是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也需要1个多小时才能充满。因此,在充电桩不够用的情况下,大部分车主只能选择排队。
针对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各家车企都在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
特斯拉计划在上海新建一座工厂,专门生产超级充电桩,来加快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特斯拉作为新能源一哥,市值疯涨,资金雄厚,目前已经在全国布局近650个超级充电站,覆盖280多个城市。
蔚来继续加码“换电”策略,全国投入170座换电站,并打通京沪和京港澳两条重要的高速换电网络。换电站的效率远比充电快,模式也逐渐得到车主认可,但存在不小的局限性。蔚来想在高端市场与特斯拉竞争,对于车主的服务投入显然要大得多。
小鹏汽车作为特斯拉的忠实模仿者,没那么多资金,在搭建自研充电网络的同时,还与第三方充电网络合作,扩大服务规模。为了抢占市场,小鹏更是推出福利政策,提供每辆车每年3000度电的终身免费充电服务,一边吸引潜在用户,一边逐步推进超级充电站的布局。
造车新势力中,理想汽车算是另类,依旧维持增程式的研发方向,支持燃油,没有纯电动的续航焦虑。
各家方案存在不同的优点与缺点,但总体思路都是解决电动汽车在路上续航不够的问题,用加油站的思路来做充电站。
而大众充电机器人则另辟蹊径,将目光放在别人忽视的停车场,让司机不用在寒冷的冬天里到处抢车位。
事实上,许多车主购买电动汽车是为了解决城市里的中短程出行问题,大部分人用来上班通勤。车主工作期间,汽车停在停车场,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充电。遗憾的是,由于充电桩的建立需要高压基础设施来改造现有结构,大多数停车场都不具备充电功能。
而大众推出的可移动式自动充电机器人,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一天的工作忙碌完,汽车也是电量满满,充分利用了车主的空闲时间,无需额外花费时间。目前,该机器人尚处于原型状态,如果后续能投入大规模商用,对数量日益增长的电动汽车来说,不失为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