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跌倒在地,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

摘要:过去几年中,新兴零食一度在年轻人中掀起热潮,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几乎成为了追剧必备的小零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只松鼠的零食帝国开始摇摇欲坠……

过去几年中,新兴零食一度在年轻人中掀起热潮,三只松鼠和良品铺子几乎成为了追剧必备的小零食,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只松鼠的零食帝国开始摇摇欲坠……

今年以来,三只松鼠的股价跌幅超过30%,市值更是跌至190亿,其系出一派的良品铺子股价却高歌,涨幅超过400%,市值即将突破250亿。而老牌的洽洽瓜子成绩更是惊人,截至目前,洽洽的线下销售规模占行业第一。其盈利能力也处在行业较高水平:2019年,洽洽净利润达6亿元;良品铺子为3.4亿元;而三只松鼠仅为2.4亿元。

其实早在2017年,三只松鼠的业绩就有下滑的趋势:虽然在双十一,三只松鼠销售额创下10.49亿元的纪录,可对应的单季度却亏损0.57亿元。销量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客观的利润,这个曾经叱诧风云的品牌就这样一路没落了下去。专家分析,这主要是由于销售渠道的单一和供应链的失控。

销售渠道单一,线下线下不均衡

一直以来,三只松鼠都被电商行业把握着命脉,松鼠自己都承认,”存在销售渠道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与此同时,良品铺子却已经在线上线下都均衡布局,分散过度依赖某个渠道的风险。另一位零食巨头洽洽则是以线下渠道为主,占比高达90%。线下布局虽然更加耗时耗力,但也更加稳健,恰恰的成绩便是很好的说明。

上游把控失守,品质问题引担忧

然而三只松鼠业绩一路滑坡不能全怪渠道,更在于对于品质的把控。据悉,三只松鼠一直采用的都是“贴牌代工模式”,供应商负责原材料采购和加工,而三只松鼠参与的,是对供应商提供工艺要求、产品质检、产品筛选、分装以及销售之后的流程。

这虽然看似方便,却让三只松鼠无法实现对质量的把控,多次因为产品质量问题被诟病。

2016年5月,因为在食品中添加药品及非食品原料,三只松鼠被芜湖市弋江区市监局罚款5.63万元。

2017年8月,三只松鼠开心果被检出霉菌不合格;暂停生产并召回不合格产品;被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罚款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505.89元。

2020年11月,三只松鼠的薯片丙烯酰胺过高,达到2000μg/kg,远超此前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750μg/kg。网络上,对三只松鼠的投诉也层出不穷,大多是“吃出头发、虫子”,食品发霉等。

对此,三只松鼠将责任甩到上游供应商的头上——”可能因为上游供应商未能完全按照有关法规及发行人的要求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得到严格执行、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安全是重中之重,一系列事件让三只松鼠的声誉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网友认为:比起质量,三只松鼠更追求交易额和扩张速度,这也酿成了如今的情形,未来,如果三只松鼠想要再度起航,势必要把握供应链。三只松鼠是否能重新崛起,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编辑/倪雨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