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偿还债务,“摩托大王”如何走向濒临破产的地步?

摘要:7月9日晚,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10位债权人以集团旗下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重庆当地法院申请对力帆全资子公司进行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7月9日晚,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10位债权人以集团旗下子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重庆当地法院申请对力帆全资子公司进行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对公司的重整申请,公司将存在因重整失败而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简单来说,力帆集团无力偿还债务,随时可能破产清算,甚至公司股票还将被终止上市。

u=1679107778,4240444114&fm=26&gp=0

提起力帆,可能已经鲜少有人能记起它曾经的辉煌。1992年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时代,54岁的伊明善决定重新创业,一头扎入了摩托车制造行业,在重庆成立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也就是后来力帆集团的前身。

那时汽车尚未普及,总产量才刚刚突破100万辆,还是大城市里的稀缺货。相比之下,摩托车价格不便宜但负担得起,不仅方便出行,开出去也倍有面子。当时的社会发展迅速,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们对于衣食住行有着更高的需求,摩托车就成为了火遍大江南北的出行工具。

力帆创建以后,先是专注于摩托车发动机的制造,然后转向摩托车整车制造。伊明善非常明白技术为先,每年将10%的资金投入到摩托车研发领域,先后开发出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水冷发动机、电喷摩托车等创新产品。短短几年内,力帆集团就揽获了数亿的营业额,甚至远销海外,知名度一度直追本田。

2003年,力帆集团正式进军汽车业,当年出口创汇5200万美元,销售额直接飙升至26亿。随着摩托车与汽车业务的蒸蒸日上,力帆集团于2010年在上交所上市,伊明善成功登上了重庆首富的宝座,一时风光无限。

timg

英雄顺应时代而生,也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中国社会的发展速度太快了,生活水平不断升级,汽车开始取代摩托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摩托车市场逐渐萎缩,而后一纸“限摩令”,更是如同锋利的刀刃斩在了力帆的七寸上。

摩托车卖不出去了,或者说,没人愿意买了。

摩托车业务始终是力帆集团的核心,虽然力帆早早地布局了汽车产业,但汽车的市场竞争远比摩托车要激烈得多。海外大厂纷至而来,国内的吉利、比亚迪也纷纷崛起,力帆汽车缺乏核心技术,只能生产一些低端产品,靠模仿勉强度日,销量一路下滑。

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力帆的乘用车销量仅为2.2万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46.82亿元。而2020年1~5月,力帆乘用车的销量更是只有1347辆,其中460辆为新能源汽车,相当惨淡。

timg (2)

力帆不是没有过机会。借助敏锐的商业嗅觉,力帆早在2014年就提出要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直接放出豪言:“在2020年前推出20款纯电和混合动力新产品,新能源累计销量50万台”。在2015年,力帆一下子卖出去1.5万辆新能源汽车。要知道,特斯拉当年的全球销量也不过才5万辆。

不作死就不会死,次年力帆汽车就被曝“骗补”,涉及1.14亿元的补助资金,相关的新能源汽车直接被取消生产资格。这件事引发了非常严重的信任危机,人们对力帆新能源汽车品牌的认可度大打折扣,销量大幅下跌,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上个月,力帆公告过具体债务,其涉及诉讼(仲裁)392件,涉及金额29.06亿元。其中已判决(仲裁)221件,力帆均为被告,涉及金额18.36亿元;尚未开庭案件82件,涉及金额5.8亿元。曾经的“摩托大王”如今连债务都偿还不起,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你觉得呢?

注:本文由今日商讯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引用。

编辑/倪雨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