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变抗疫,委任状变军令状,这是个跨越79年的故事

摘要:尽管不同当年一般身处战场,但在疫情之下际华3521沙场点兵,再现军魂浩荡。手持一针一线,把生产军用装具的迷彩色,变成守护白衣天使的生命白,为武汉前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保驾护航!

1942年的清晨,天刚破晓,大云山脚下烟、雾交织弥漫,一家名为新四军四师供给部留守处皮革厂的工人正在紧锣密鼓的赶工。烟熏的炉灶旁,一个人通红着眼睛拨开浓浓黑烟,试图让自己看的清楚些。但烟依旧未散,而他妥协的方式不是离开,而是含泪坚守在烟雾中。随着一声工人的呼唤:“厂长”,此人才回头应和着。没错这个人便是新四军四师皮革厂的技术领头人刘士荣。

由于当时日伪军的封锁,军需物资十分缺乏。为了适应四师骑兵团的装备需求,1941年8月1日新四军四师彭雪枫师长宣布筹建皮革厂。时间紧、任务重,全体职工不分昼夜的工作,那时天亮月明已经不再清晰。而面对制革用的芒硝等一些物资非常匮乏的困难,皮革能手刘士荣发扬南泥湾精神,独创了“土方法”稻草烟熏法来代替芒硝制革工艺,为制革创出了一条新路,并节约了一定的开支。为此,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一日联名签发“陆军新编第四军第四师司令部委任状”,委任刘士荣为本师供给部皮革股一等皮革技师。

转眼79年过去了,抗日烽火中的委任状栉风沐雨,但字里行间印刻的故事却让当时的新四军四师供给部留守处皮革厂,也就是现在的南京际华三五二一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简称际华3521)三代职工难以忘怀、流传至今。如今“狼烟”再起,国家有难,际华3521义无反顾、再赴国难,执行董事夏前军,不畏困难,毅然决然立下“军令状”。

这是际华3521人的家国情怀,更是央企人的责任担当。面对日益急迫的医用防疫物资紧缺成为一线的焦点、难点和痛点,面对武汉的紧急求救信息,际华3521的职工们始终秉承着“多做一件防护服,就多守护一个一线医护人员的生命”的信念。从2月2号起,24小时加班加点地赶工,只为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以最快的速度生产出口罩和防护服,为医务人员争取挽救生命的时间。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在三天时间内,克服重重困难,提供了江苏援鄂医疗队急需的防护服产品,确保医疗队可以披盔戴甲、全副武装前往一线疫区。

从起初的日产200件到稳定日产52000件医用防护服,仅仅只用了20天,际华3521完成了“军令状”。这200多倍的增长充分保障了国家、江苏和军队的需求。而截止到2月26日已经有40多万套防护服运往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和江苏省政府,有力保障了湖北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

这是崇高的使命!作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反应最迅速、首件产品下线最早、单工日产最大、总产量最多、产品质量最好、保障效果最佳的医用防护服生产的军工企业,际华3521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这背后离不开际华3521这些可爱可敬的职工们,尽管牺牲了陪伴家人的团圆时刻,但却为这次疫情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这场必须战胜的疫情防控战中,员工强大的信念和精神令人感动,际华3521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央企业、军工企业的“责任、使命、担当”。

这是心灵的呼唤!际华3521时刻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令许多公司动容。缺材料、缺设备,只要际华3521开口,便不计回报的给予。此刻他们不是商人关系,没有利益在头顶,有的是国之道义、人之情义!

这是习惯的使然!尽管不同当年一般身处战场,但在疫情之下际华3521沙场点兵,再现军魂浩荡。手持一针一线,把生产军用装具的迷彩色,变成守护白衣天使的生命白,为武汉前线的广大医护工作者保驾护航!

回忆过去,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考验,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华儿女齐心协力的拼搏中,我们栉风沐雨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大风大浪,这一次面对疫情必然也不会例外。

极具家国情怀的3521人坚定地相信疫情终将过去、春天必定到来。

编辑/林巧巧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