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开手机短信信箱,你会发现这里几乎被垃圾短信完全占据。即使按照“回复TD退订 ”操作,很多垃圾信息仍会“如约而至”。对很多手机用户来讲,怎么铲除垃圾短信这块“牛皮癣”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针对部分移动转售企业垃圾信息严重扰民问题,集体约谈18家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6家企业今年已经第二次被约谈。
打开手机短信信箱,你会发现这里几乎被垃圾短信完全占据。即使按照“回复TD退订 ”操作,很多垃圾信息仍会“如约而至”。对很多手机用户来讲,怎么铲除垃圾短信这块“牛皮癣”确实是个头疼的问题。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针对部分移动转售企业垃圾信息严重扰民问题,集体约谈18家企业。值得注意的是,其中6家企业今年已经第二次被约谈。
手机短信成为垃圾广告“重灾区”,让人不堪其扰。用户退订一户商家的广告短信或许不难,但几十、上百户的广告逐一退订,不仅操作难度大,还徒增烦恼,多数人只好无奈接受。垃圾短信治理多年却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出在哪里?
目前不少商家通过移动转售企业的平台群发广告短信。调查显示,发送验证码0.05元一条,发送营销短信0.06元至0.1元一条,群发广告短信成本低廉、利润巨大。通过网购平台掌握客户电话的商家,为尽可能争夺市场,每逢促销给老顾客发送广告信息进行营销。
所以在商家和移动转售企业利益勾结下,手机用户饱受垃圾信息“轰炸”。目前淘宝、京东等网站规定如消费者不想接收商业广告,仍须主动取消的条款,助长了这一不良风气。
然而我国法律早已明确规定,未经用户允许或请求而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属于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对违反规定的,可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且工信部2015年发布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也明确提出:“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违者可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但对于移动转售企业和商家来说,相较于巨额利润,罚款金额可谓九牛一毛,难以形成震慑力。
此外,不少电商平台的隐私条款,以默认的方式发送商业性短信息。看似征得了用户的同意,但是该隐私条款自身具有缺陷性和非法性。商家发送短信时默认消费者同意此类营销方式,不同意须手动退订,将消费者选择权后置,加大了法律认定的难度。
对此,相关部门经完善法规后,明确了各类行为界限,如明确手机用户在接收广告短信时有前置选择权,即不回复视作不同意。若消费者遇到短信违法促销类似事件,可先向电商平台客服投诉,协商处理。如协商不成,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电商平台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不论网购平台、商家或者移动转售企业,都不应在规避法律风险上“耍小聪明”,履行主体责任、正视消费者权益是每一家企业应担的责任。利益不应是企业追逐的唯一目标,敬畏规则、尊重用户,才能赢得用户、赢得市场。而面对如此多的垃圾短信,你都做过哪些斗争呢?不妨说一说。
注:本文由今日商讯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