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成真?欧美航天局研究冬眠技术,可从地球“睡”到火星

摘要:欧洲和美国的航天局都在研发一种控制宇航员在太空舱“冬眠”的载人深空探测技术。或许以后太空旅行也可以像现在做高铁、飞机一样,一觉醒来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地。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在宇航员遇到危机时刻就会立刻进入休眠仓休息以度过危险期,现在这种“休眠”真的要付诸实践了。欧洲和美国的航天局都在研发一种控制宇航员在太空舱“冬眠”的载人深空探测技术。或许以后太空旅行也可以像现在做高铁、飞机一样,一觉醒来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地。

这种宇航员“冬眠”技术实际上是为了应对深空探测飞行距离远的问题。随着人类航天航空技术不断发展,太空探测的飞行距离将会越来越远,动辄数以月计或是年计的时间,会让宇航员长期面临着宇宙辐射、肌肉流失等身体健康问题,并且飞行中的食品、水以及氧气消耗也同样是问题。如果能够让宇航员在健康的状态下长期熟睡,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目前,美国NASA和欧洲ESA航天局正在研究的这个“冬眠”技术,其实不是大众印象里的冷冻,而是通过适当的降低宇航员的体温,促使其身体的新陈代谢达到一种“迟钝”的状态。物资消耗减少了,“冬眠”宇航员所需要的活动空间也变小了,整个航天器的体积和质量还能继续大幅度减少,设计防辐射的技术难度降低,直接节约了探测任务的能源消耗和成本,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这种新方案的提出也给航天员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根据欧洲ESA航天局提出的方案来看,宇航员在进入这种“冬眠”状态之前,需要先增脂,来储存“冬眠”时所需要的能量。以地球飞到火星的飞行时间为测试,全程需要180天。宇航员在“冬眠”这么久之后,如何才能定时唤醒宇航员呢?

大家都知道,有些有冬眠习惯的动物是通过恒温唤醒的办法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也就是当春天来临,温度足够高之后,动物就会自己醒来。那么同样需要设立一个唤醒宇航员的装置,但是人类并没有自然冬眠习性,实际上会是什么样的情况还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到时候唤醒的精准度以及宇航员醒来之后产生的心理落差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陌生的外太空空间,所带来的心理影响必然不小。并且这这段时间内,整个航天器只能依靠设定的自主程序来运行,一旦出现什么未知的危险还没有办法立刻解决,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危险性。

欧洲ESA航天局还希望能在未来20年实现载人冬眠火星探测。这样的愿景虽好,拦在路上的重重技术障碍却不可小觑。

注:本文由今日商讯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引用。

编辑/基晶晶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